或许现在的你缺点很多,但在不久的将来,你的她必然会让你变得更优秀!
  首页  免费分享  正文
【情商系列】6-7 实用技巧-妹子最享受聊天套路,你知道几个?

时间:2017年04月23日 阅读:4753 评论:0 作者:瞳影新游记

“ 九词共谋法” - 这是一个不止有趣,而且对女生而言,非常致命 的一种聊天方法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九词共谋法

共谋作为快速建立认同感的途径,被多数男生忽视或曲解。 共谋不是跪舔、不是奉承,而是通过合理的调整来让双方的认同感 加深。

认同感应该从什么时候建立,或是关系到了怎样适合去建立认同感 呢?

认同感的建立从第一面就已经开始了:

如我之前餐厅搭讪一个女生:

她在吃饭,我走过去坐在她旁边,不急不忙的说:

“ 哎,学妹,我刚才准备出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你,觉得很有眼缘,向 来很怂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勇敢,可能是因为你看起来很亲和,方便 认识一下吗?”

你们能看出来这句话有几个点吗?我告诉你们,它精妙到没有一个 字是多余的。

下面我来给大家一一拆解这段话:

① :搭讪直接喊别人“ 美女” 会很俗,还会显得轻浮,所以我一般 会根据环境判断对方的身份,从而选择别的代称。

这次我选择叫她学妹,她势必会好奇我为什么认定她是学妹而不是 学姐或同学之类,从而给她一个很好的回复点来开启对话。

②:

“ 向来很怂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勇敢” 。

背弃自己的常态,变相夸赞女生,赋予女生“ 唯一特殊性” 。

image.png

③:

“ 来加个微信吧。” (错误) “ 能加一下微信吗?” (错误) “ 能认识一下吗?” (错误) “ 方便认识一下吗?” (正确)

“ 方便……吗 ” 句式会显得她有更大的选择权,进而觉得自己被尊 重。

“ 认识一下” 虽然和“ 加微信” 是同样一件事情,但从女生角度 看,“ 认识一下” 会有很高的安全感,也会觉得自己有被尊重。

④:

“ 我刚才准备出去的时候”

唐僧说自己来自东土大唐,别人就会有安全感,就会给他斋饭。

如果他说:“ 贫僧去西天取经,想在这吃顿饭。” 别人会毫不留情 的拒绝他。

这就是搭讪时描绘自己的来因的重要性,它能快速建立安全感。

⑤ :我说“ 觉得你很有眼缘” 而不是“ 觉得你很漂亮/ 可爱/ 好 看”。

避开“ 外协/ 肤浅” 的负面印象,建立联系感。

⑥:

“ 可能是你看起来很亲和” 。

我贴心的帮学妹把高帽带上,我都说了你很亲和了,你总不能做不 亲和的事吧。

看过街搭视频的都知道,专业搭讪的会用“ 你看起来很友善” 来开 启搭讪,这其实不怎么精明。

女生会明显感到自己被一个陌生人用“ 友善” 这个词绑架了,纵使 我们要到了联系方式,好感度也已经降低了。

而 “ 亲和” 这个词妙就秒在它不会出现“ 绑架感” 。

它是一个能够微妙的联系起两个人三观的褒义词,而“ 友善” 只是 一个大众视角的中性词,甚至会被陌生人理解成贬义词,懂的人自 然懂。

眼缘和亲和并不是单纯的赋格,它们能让两个人产生微妙一对一的 联系感。涉及到双方互相审美的统一。

那么,眼缘和亲和可以作为两个词来不断的继续在接下来的交往中 为女生植入心锚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你也,我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这里是讲共同兴趣的建立,那么首先你需要知道她的兴趣,很多人 不是不知道投其所好,而是不知道她的兴趣点是什么。

而不了解她兴趣的时候,我们应该对所有“ 争议问题” 持中立,包 容态度,承认所有文化都有存在的道理,承认兴趣没有高下之分, 只有左右之别。

一来避免冲突对抗,二来 D H V 自己的成熟三观。

比如她问你怎么看待快手这个软件,你不了解她,不知道她是否用 这个软件。

所以我们的回复是:没用过(真实描述),不过好像很火的样子 (承认合理)。

不过好的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了解女生 的兴趣点。

① :如果你选择直接去问她喜欢什么,有扣分倾向。

② :如果你选择去她的朋友圈探索她的兴趣,然后突兀的去说: “ 哇你也喜欢……?好巧啊,我也是。” 不 稳 定 选 项 。

③ :如果你选择去引导她主动说出她喜欢的事情,有加分倾向,但 不一定能加分成功。

但是如果我们通过途径② 、 ③ 的叠加来进行发现兴趣点并进行共 谋,那就妙不可言了。

我们通过途径② 发现了女生的兴趣点,很多,很杂。

有大众类的,这类不用刻意去迎合,只要不产生对抗就好。

有小众类的,如果你恰好很了解,简单粗暴直接去装逼。

如果你完全不了解或者只了解一点就默默记下,不要去主动提,就 当自己没看到。

接着就努力培养自己成为这个小众类兴趣的资深玩家,只需一个契 机便能强势登场装逼,切勿得意忘形导致一致性断裂。

从此,前期开场的话题再也不用上愁了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他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共谋是两个人的事,为什么会出现“ 他 ” 呢?

这其实是我们主动从外界引入第三人,突兀的往两个人的圈子里塞 一个人,当然这个人一定要比你价值低。

① :通过她的反映来试探关系深度。

② :强烈对比以显示自己的稀有性。

③ :让她把目光从共同兴趣转移向你本人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懂它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它可以是一部电影,一部音乐剧,一首歌,一种现象。

它可以是常见的、是奇怪的、是不被常人理解的。

总之,它是什么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她对于它存在疑惑,或是存在喜爱。

我们一直讲的高价值展示,说到底是在做什么?装逼啊对不对。

唯有“ 优秀看法” 是万无一失的高价值展示途径,你要做的是一个 解说员,替她发声,亦或进行带领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懂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众所周知,女生很难懂,具体到个例女生上又是难上加难。

不过好在,我们不用完全懂她,只需要抓住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, 便可最高效率的进行认同感提高。

她很讨厌鹿晗,但说不出来为什么

她很怕见生人,但也不知道为什么

她喜欢怪异风格的衣服,没人能理解她

她喜欢重金属摇滚,不像个文静的姑娘

她讨厌民谣,总是被人不屑

她爱憎分明,却只是停留在直觉上,说不出个所以然。 而你,什么都懂,什么都能理解,会根据现象分析出原因,简单 说,就是会装逼。

各位不要认为“ 会装逼” 是一个贬义词,这是你变牛逼的必经路, 当然这一切的基石都是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,至于怎么训练,篇幅 原因不再详解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懂我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死了这条心吧,没有女生会完全懂你的。

但你对女生说“ 哇,你懂我哦,之前从来没有人理解我。”

她就是懂你了,你对她的认同会绕一圈后,变成她对你的认同叠加 到关系上。

高阶玩法是,我们已经为女生改变了很多,当然也要去改变她。你 喜欢一首很棒的英文歌,一位不被大众重视的歌手,你有很多自己 的私藏。

分享给她,只要有一个点对了她的品味,那就是又懂你了一点,并 且这个点将作为心锚长期存在在你们的关系里,当她听到那首歌, 就会想起你。

“ 懂你. 懂我” 不应该只停留在生活琐事,通过深度话题,将三观 的高度统一互换,是它们的超高阶用法。

在深度话题中,怎么去投机又是一个问题了,可惜篇幅实在有限。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秘        密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“ 跟你说件事,我从来没对外人讲过……”

无所谓真假,无所谓大小,只要这个秘密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, 那你就务必要说:

① :赋予她唯一特殊性

② :脆弱面的展示

③ :埋下长期伏笔

埋伏笔这个点最有意思,分享一个我最常用的伏笔套路:

我会告诉她一个秘密:我很怕冷,远超乎常人的怕冷,每年冬天都 不敢出门。

这个伏笔最大的意义就是,我会在一个冬天的雪夜里:

① :约她出来

② :冒着雪给她送东西

③ :在寒风中把自己衣服脱下来给她披上

吸血鬼为了爱人勇敢面对阳光,这是女生眼中再浪漫不过的事情 了。

那么,最后我把九个词总结一下,它们分别是:眼缘、亲和、你 也、我也、他也、懂它、懂你、懂我、秘密。

强调一下,处女座的我不会做没意义的事,最后这个顺序排列是有 意义的。

如果你足够聪明,你会发现这个意义是什么,

如果你看不出来,那你要学的还有很多。


最后,共谋不仅应该通过聊天中的这“ 九个词” 来进行,在约会中或 日常见面中通过行动来表现,约会中的哪些行为是属于共谋呢?





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SM瞳影新游记——国际站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aoxues.com/post/1061.html

发表评论:

登录注册后再发表评论!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BDSM开发
  •  友情链接:  
注 册